发布时间:2020-02-26
我叫朱秀兰,是璧医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长。
我们从医院出发,抵达武汉已经三天,尽管还没正式上岗,我们却随时处在紧张忙碌的状态:学习各类资料、填报各种文件、开展集中培训,而重中之重是练习防护服的穿脱流程,每日考试,确保人人过关,考核标准之严远超我的想象。,各位应该放心,我有信心零感染回家。
这支队伍是一支由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急诊医学科、神经内科、肾脏内科、肿瘤科医护人员组成的多学科团队,10个人个个都是“精兵悍将”。还记得在乘坐包机飞往武汉的路上,我们放声歌唱着《我和我的祖国》,每个队员都神情坚毅,犹如即将上阵杀敌的战士。
队员们来自不同科室、不同地域,有四川娃儿,有重庆崽儿,有90后、80后,也有70后。而我这个76年的老阿姨,算是块“老骨头”了。
我曾听人说,80后、90后是“垮掉”的两代人,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却用行动刷新了我的认识:他们讲礼貌、懂谦让、有激情,他们做事主动、不计得失、胆大心细。大家都说“隔代如隔山”,但是面对抗疫的重任,我们跨越了年龄的隔阂,情同手足。
生活委员邹春,一日三餐下楼领饭(包括中医院和其他医院),并挨个分发,每天两次收取生活垃圾倒去楼下,从无怨言;
叶生莹跟胡学进成了“严师”,负债培训每一位队员的防护服穿脱,反复练习,严格考核,确保每一位队员都能熟练掌握。
细心的王瑞琼主动承担起网格管理员的工作,负责填报一页又一页繁琐的资料;
胡峻和皮长月两爱互掐的“宝宝”担任宣传通讯员,每每看到他俩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地咬文嚼字,我就忍不住想笑。
其他没被安排任务的队员也主动打电话向我领任务,于是成了我“使嘴”的对象,让我既省心又暖心。
我深刻认识到,他们不是垮掉的两代人,而是挑起祖国大梁的人!
得知我们顺利抵达武汉后,刘碧翠博士立刻带领璧医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来到我们驻地,与我们“胜利会师”,送来了酒精、洗手液、烘干机等急需物资,更重要的是,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援鄂经验”,指导我们工作中各个环节的防护要点。队员们都听得很认真。
身处异乡,两支队伍的战友们如同见到家人一般激动。为了防止感染,我们不能相拥,只能“隔空握手”表达情感。
前不久,我接到命令,我们小队即将和重庆市第十二批援鄂医疗队整合,前往最前线阵地——武汉市中心医院,接管ICU及另外两个病区的工作。我将通知这个信息时,“精兵悍将”们用眼神告诉我,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上战场!战病魔!
此次出征,我们无怨、无悔、无惧!
正如一名90后队员说:以后有人问起我们做过什么,我们可以挺起胸大声回答:“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们为解人间疾苦披甲出征!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们胜利凯旋,还天下苍生以平安健康!”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璧山区璧泉街道双星大道9号 电话:023-58800389 技术支持:讯迈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