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医喜报】我院邹鑫森博士获评“重庆好医生”

发布时间:2025-05-08

2023年1月28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公布“重庆好医生、重庆好护士”2022年第三、四季度人物名单。我院重症医学科邹鑫森博士获评2022年第四季度“重庆好医生”。


图片


“重庆好医生、重庆好护士”推荐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健康委、市总工会、市委网信办、市文明办联合开展,每季度开展一次,旨在弘扬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激发广大医务工作者更好地服务大众、奉献社会,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图片

他是生命防线的终极守护者,与“死神”近身搏斗19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他逆行无畏,带领团队驻守重庆中医药学院方舱医院,用坚守诠释担当,用热忱书写奉献。他就是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重症医学科副主任、2022年第四季度“重庆好医生”获得者——邹鑫森。

重症专业,承担起生命之重

2003年,邹鑫森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基层医生。在临床,他见过许多急危重症患者,他们无助的眼神、对生命的渴望,更加坚定了邹鑫森在重症医学领域深耕的决心。

一次,科室来了一位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重症患者,两年前曾手术切除胸腺瘤,之后反复发生感染,经多学科会诊后仍不清楚原因,只知道可能与患者免疫状态低下有关,一时间救治陷入了“瓶颈”。患者家属表现出了极度的悲伤,反复询问医护人员,“是不是没救了?”

“您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安抚完家属后,邹鑫森投入了忙碌的工作中。他仔细追踪了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胸腺瘤的病检结果,在通过海量查询相关文献后,明确该患者患上了罕见的GOOD综合征,当时该病例在国内仅有北京协和医院报道了10例。

通过历史病历来看,该患者两年前手术时肝功能显示球蛋白低下,未引起重视。最终,邹鑫森为患者制定了更优化的治疗方案,还将该个案总结发表在《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分享给了重症同仁。

逆行出征,诠释使命担当

“注意观察患者症状是否缓解,疏缓患者情绪,如无缓解,甚至加重,及时报告……”重庆中医药学院方舱医院内,邹鑫森手里紧紧握着一台对讲机,进行各项工作安排。

2022年11月14日,邹鑫森作为璧山医疗队队长、重庆中医药学院方舱医院临时党总支副书记,带领52名队员,驻守方舱医院。

刚进入方舱时,各类物资尚未配备齐全,各种装修材料堆积如山。邹鑫森带领团队在接管方舱医院B舱后迅速就位,从病区清洁开荒到病区物资整理,从医务人员排班分工到后勤物资保障,从驻地到指挥部,从方舱医疗到院感防控,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彰显了敢担当、愿担当、能担当的医者本色。为了保障队员和患者安全,邹鑫森与队员连夜制定方舱医院管理制度、方舱内外协调机制、工作流程;制定分层次管理方案,合理进行分区设置;进行人员分工,成立医疗、护理、院感、后勤物资保障等工作小组;组织全员知识、技能培训;组织组长、医师经验交流会议;在方舱内发展志愿者……他们马不停蹄、分秒必争,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

图片

图片

“我们是共产党员,就要带头干在一线、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全力守护方舱患者平安出院,守护重庆人民健康平安。”在支部视频会上,邹鑫森说。 

深耕笃行,永远在路上

虽然已经在临床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作为高级职称医师的邹鑫森,仍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积极发展自己擅长的亚专业方向,尤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流动力学监测等领域,奋力开拓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成功救治暴发性胰腺炎、妊娠合并重症胰腺炎、脓毒血症合并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心肌梗死等危重患者数例,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生命保卫战”。

在工作之余,他也潜心专研,不断深造。主持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区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SCI及CSCD等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3篇,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持重庆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

“临床工作需要勤于思考,观察,总结,并善于总结。医生的获得感来源于患者的获得感。”邹鑫森说。

奉命于病难之间,受任于疫虐之际。19年从医路,邹鑫森始终坚守在保卫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上,孜孜以求,默默探索,满怀敬畏之心,履行医者之责。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地址:重庆市璧山区璧泉街道双星大道9号 电话:023-58800389 技术支持:讯迈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