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发布时间:2025-03-17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
2025年护士规范化培训招生简章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是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任务。根据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安排,现将医院2025年护士规范化培训招生事宜公布如下:
一、招收对象
具有护理学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或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愿意参加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护理专业人员。
二、招收计划
共招录40人。
三、培训时间
(一)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培训时间为1年。
(二)大专学历者:培训时间为2年。
四、招收流程及时间安排
网上报名→资格初审→基地考核→基地公布考试合格人员名单→资格复审→体检→公布录取人员名单→领取录取通知书→基地报到。
(一)网上报名
1.报名时间
2025年3月18日-3月27日,截止时间为3月27日18:00时。
2.报考路径
请报考人员登录“重庆市卫生健康技能人才网—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专区”(https://www.cqwszjs.com/index.php?c=hushi),点击“2025年护培网上报名入口”进行报名。
3.报考流程
登录报考路径,注册获取用户名及密码,填写个人信息、报考志愿(在志愿栏选择“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
4.报名资料
所有资料以照片形式提交,请报考人员在填报信息时上传以下信息:
(1)个人电子照片(蓝底)
(2)身份证(正反面)
(3)毕业证(应届毕业生可提供学校证明或学信网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4)护士执业证书或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应届毕业生可提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
5.填报志愿
每个报考人员限报 2 个顺序志愿,填报志愿时须认真阅读我院招生简章(登录我院官网或微信公众号查询),结合我院招收条件填报志愿。
特别提醒:
(1)报考人员应按规定填报相关信息及资料,并对填报信息、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信息、资料填写不符合要求者,不能参加基地考核。
(2)报考人员通过网上报名后,须及时上网查询自己的报名动态,如资格审核中发现报考人员资料不齐、不清晰等情况,会及时显示在报考人员的报名状态之中,报考人员需在报名截止前及时更正和补充完善,逾期未修改者视为自动放弃。
(3)为能够及时取得联系,报考人员须提供准确无误的联系电话,并保持畅通。
(4)应届毕业生,须当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通过后,方予以录取;基地报到时,若仍未取得毕业证书,将取消培训资格。
(二)资格初审
1.审核时间
2025年3月19日-3月28日 20:00 前完成。
2.审核要求
资格初审实行网络诚信报考制度,只对报考人员在网络报考路径网上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查。线上资格审查通过人员,方可进入我院基地考核环节。
报考者可登录报名网站查询报名是否通过,审核未通过的,可在资格初审截止时间前进行修改,等待重新审核,审核通过后不能再修改任何报考信息,逾期未更正、补充完善或提交相应资料,视为自动放弃。
(三)基地考核
1.参加方式
报考人员凭本人报名表(在重庆市卫生健康技能人才网—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报名专区打印)及培训基地要求提交的材料(个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参加考试(单位人还须提交单位同意报考的盖鲜章证明)。
2.考核时间
第一志愿:4月7日-4月8日;
第二志愿:4月10日-4月11日;
调剂考试:4月 14日-4月15日。
3.考核形式及内容
采取笔试、面试及心理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招收考核工作。
(1)笔试:请报考人员到我院指定考场,采用自己智能手机进行线上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笔试内容围绕护理学基础知识、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等,题型均为选择题,笔试分值为100分。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按录取人数1:2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员名单(进入面试人员笔试成绩须≥60分)。若最后一名面试人员笔试成绩出现并列时,则并列进入面试;若出现面试弃权者,其缺额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替补。若面试人数不足1:2比例时(进入面试人员笔试成绩须≥60分),则所有人员均进入面试。笔试成绩与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在医院官方网站公示。公示期内有异议的,报考人员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我院提出异议并说明理由,申请查询。
(2)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方式进行,按实际情况设置面试题目,内容包括综合素质、专业素质、专业技能等。每套面试题分值为100分。
特别提醒:笔试、面试具体安排及相关详细通知,将在“2025璧医护士规培招考群”QQ群发布,请报考人员加群并随时关注信息发布。
4.考核成绩结果
按照考核总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并结合心理测评结果,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确定最终考核结果。当考核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按笔试分数高低、执业资格证书有无依次排序。
5.录取程序
护士规范化培训报考人员分别按照“第一志愿、第二志愿、调剂录取”分期进行。若第一志愿已录满,将不再组织第二志愿考核。若第一志愿未录满,我院将在市卫健委规定的时间内,组织第二志愿、调剂录取等招录工作。
6.考试结果公布
第一志愿:4月 9日;
第二志愿:4月 12日;
调剂考试:4月 16日。
(四)基地公布考试合格人员名单
考核工作结束后,我院将在4月16日前通过医院官网发布考试合格人员名单,包括笔试成绩、面试成绩、总成绩等,并按照要求上报重庆市卫健委护培办审核。
(五)资格复审
由市护培事务管理办公室对考试合格人员进行资格复审。通过资格复审的考试合格人员,进入体检环节。考试合格人员未获得护士执业资格不进入体检环节。
(六)健康体检
进入体检环节人员,参照重庆市住院医师护士规范化培训事务管理办公室有关体检标准和要求,由我院组织体检,体检费用由考生自行承担。(体检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七)公布录取人员名单
资格复审合格以及体检合格人员纳入最终录取人员名单。最终录取人员名单经重庆市护培办审核,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行文公布。未获得护士执业资格的人员不纳入最终录取人员名单。
(八)领取录取通知书、基地报到
相关事宜由市护培事务管理办公室另行通知。
五、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3-41411898(护理部)
联 系 人:叶老师
QQ联系群(2025璧医护士规培招考群)962312331
请报考人员务必实名加入我院QQ联系群,并及时关注群内信息,招考相关具体事宜将及时通过本QQ群发布。
在招考期间,请报考人员关注我院官方网站:“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https://www.bsrmyy.com/)-护理天地-规范化培训”版块。
六、相关待遇
(一)绩效(含补助)待遇
包括基本工资、伙食补贴、科室绩效、夜班绩效、五险等,总金额不低于5000元/月(含五险等),考核发放。
1.基本工资:本科学历者不低于2600元/月、专科学历者不低于2200元/月(均不含“五险”)。
2.轮转科室绩效:前3个月500元/月;3个月后1000-2000元/月。
3.夜班费、值班费、加班费:参照本院在岗职工标准执行。
4.伙食补贴:参照在岗职工标准执行,450元/月。
5.社会保障:医院与规培护士签订培训暨劳动合同,按相关规定为社会人规培护士购买“五险”(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其中自付部分,由医院全额补贴;单位人规培护士由选送单位负责培训期间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等。
(二)其他待遇
1.免费住宿:医院为规培护士免费提供新院区内公寓住宿。
2.护士执业注册:为规培护士办理在我院的护士执业注册手续。
3.培训结束后,同等条件下,我院招聘护士时将优先择优留用。
七、工作纪律
我院将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医院纪检室的全面、全程、有效监督下,开展2025年护士规范化培训招生工作。
如对我院2025年护士规范化培训招生工作有异议,考生可通过以下渠道进行申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纪检监察室电话:023-41522576,联系人:朱老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2025年3月14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国家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医院
◆国家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管理规范培育基地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
◆重庆市公立医院党建示范医院建设试点单位
◆重庆市“美丽医院”建设示范单位
◆重庆市“智慧医院”
◆重庆市“平安医院”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位于璧山城区中心,毗邻重庆大学城、科学城,始建于1939年,2018年成功创建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2年正式成为重庆医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2022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国排名278名,等级上升至A。医院共有3个院区,编制床位1433张,开放床位1500张。院本部占地150亩,建筑面积18.11万平方米;东关院区占地8.3亩,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三角滩院区占地18.8亩,建筑面积0.16万平方米。
学科快速发展。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6个、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15个、重庆市级公共卫生重点专科1个、重庆市医疗特色专科5个,重庆市区域级专病临床诊疗中心2个,重庆市专科联盟2项。建成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区域危重孕产妇、区域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区域咯血中心六大医疗救治中心,以及区域医学影像、心电诊断、临床检验、消毒供应四大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中心;34个区级质控中心挂靠我院。
人才区域领先。医院现有在岗职工1687人,高级职称225人(其中正高59人);博士91人(含在读44人)、硕士383人(含在读6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8人;教授7名、副教授7名。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5人,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10人,重庆市区县医疗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重庆市医学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级医学专委会委员46人,重庆市医学会、医师协会等医学相关学会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55人,常务委员65人,委员300余人。
技术实力提升。近年来,医院坚持以一流技术求发展,ERCP下经口胆胰管内镜直视手术、肢体淋巴水肿-淋巴静脉吻合术、胆管肿瘤光动力治疗技术走在全国前列;各种心脏介入治疗(冠脉、起搏与电生理)、脑胶质瘤荧光染色显微切除术、软硬镜下支气管镜下支架植入术、肺恶性肿瘤/肺结节消融治疗技术、单孔胸腔镜技术市内领先;体外循环直视下心脏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等先进技术已独立开展。年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0余项,积极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心脏导管消融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等限制类技术。
设施设备先进。拥有中心手术室23间,其中百级手术室3间、全数字化手术室2间,并有复合手术室和正负压手术室;有顶级科学研究型GE SIGNA Architect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GE DISCOVERY宝石能谱CT、西门子光子CT、瓦里安Clinac iX 容积调强直线加速器和GE IGS5-3、530数字血管造影系统等高端影像、治疗设备及德国罗氏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等国际一流的检测设备,能为各项高新技术项目的开展与医学科研提供强大的支撑保障。
教学体系完整。医院教学平台健全,拥有临床技能实训中心,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品课程基地智能直录播教室4个、临床科室标准智能化示教室13个;住培、护培、实习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完善。现已形成以专科理论教学为基础、本科临床教学为重点、研究生培养教育为提升、毕业后教育(住培、护培)为核心、员工在职继续教育全覆盖的全链条完整教学体系。常年承接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护理职业学院“1+2”院校班100余名学生培养任务。每年接收重庆医科大学等医学高等院校近400人临床教学任务、1500余人次见习示教任务。作为重庆医科大学二级学院,独立招收培养全日制研究生,现有在院培养研究生9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9人(含在职5人)、硕士研究生86人(含在职12人)。获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4个(全科、内科、外科、重症医学科)、重庆市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年在培住院医师(含并轨制专硕研究生)、规培护士200余人。年承担国家级、省市级等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00余项。
科研创新突出。医院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健全完善,有2000㎡ I期临床试验中心和600㎡的中心实验室。与璧山区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合作共建“人民医院分馆”。院内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孵化临床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常态支持院级科研项目、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科研创新团队立项。近5年,医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卫生健康委药政司委托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厅局级科研立项263项;发表学术论文670篇,其中SCI 148篇;获批国家专利345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主(参)编专著110部。
勇担社会责任。积极推动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建设。按照“一体化、中心化”的发展思路,与璧南片区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组建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医共体,为群众提供一体化、连续性、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扎实开展“组团式”帮扶和“一区两群”对口协同工作,驻点帮扶巫溪县人民医院和梁平区人民医院。持续加强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医院获评“重庆市公众卫生应急技能提升行动首批示范基地”。
党建引领发展。坚定不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办人民满意的医院为奋进目标,传承吃苦耐劳、仁心不辍、勇于创新的文化底蕴,培育出“温润谦和、脚踏实地,用心把小事做到完美”的璧医“琢玉精神”。坚守“人民医院为人民”宗旨,秉承“厚德精医,知行合璧”院训,践行“生命唯一,健康至上”价值观,以“建设学科优势明显、医教研协同发展的市级重点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总体目标,为璧山及周边地区的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和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医院近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国家爱婴医院”“全国平安医院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国家级、省部级集体荣誉30余项;员工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最美家庭”等国家级、省部级个人荣誉200余项。医院第三方社会满意度调查,连续5年总体满意度95%以上。
传承创新,逐梦健康!璧医人正以豪迈的气概,大胆开拓,锐意进取,向着“立足渝西、面向西南、服务全国”的美好愿景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