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TS
康复疼痛科简介
服务理念:康复一人,幸福全家
基本情况: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康复疼痛科于2010年建科,成立康复门诊,并于2017年独立成科。经过十余年发展历程,现有床位85张,拥有80余类先进康复治疗设备,康复治疗区1500平方米。目前是国家疼痛综合试点单位、中国骨质疏松症筛查与规范诊疗能力建设单位、重庆市康复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区康复质控中心等,在渝西片区具有较好的学科声誉和学术影响力。
人才队伍:全科医技护人员50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医学博士1人、硕士4人。护理人员16名,其中康复护理专科护士3名,重症护理专科护士1名,PICC专科护士1名,呼吸专科护士1名。科室非常重视学科人才培养,所有医师均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妇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国内知名康复医学中心进修学习。6名高年资护士曾先后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医附一院、郑大附一院、西南医院等地进修学习,掌握了重症病人护理、20余项康复护理专科前沿技术,提升了学科整体的护理能力。10余名高年资康复治疗师曾先后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修学习康复治疗技术。通过全国范围的进修学习,吸收了最新的康复治疗技术,提升了学科整体的康复医疗水平。目前已初步建立重症康复、疼痛康复、神经康复、骨伤康复、妇幼康复和老年康复六大亚专业方向。
特色技术:
1.脊柱源性疼痛的阶梯治疗:脊柱源性疼痛(spinal pain, SP)是一组由脊柱相关病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疼痛范围涉及躯体和四肢多个部位。依据疼痛部位和神经支配特点,可将脊柱源性疼痛进行大体定位,分为颈椎源性、胸椎源性、腰椎源性和骶椎源性四大类。经过精细定位判断疼痛性质的组织来源,是肌肉韧带源性、椎间盘源性、神经源性还是骨骼源性,进而对疼痛进行定性诊断。通过对疼痛进行定位、定性,可以显著降低脊柱源性疼痛误诊、漏诊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科室实施的阶梯治疗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第一阶梯:
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运动疗法。
第二阶梯:
神经阻滞,将药物在影像引导下注射到受损神经周围,减轻炎症和疼痛;
臭氧注射,通过向椎间盘内注射臭氧,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降低椎间盘内压力,缓解症状;
射频消融治疗,连续射频或脉冲射频对椎间盘或神经进行干预治疗,目的是减小神经根周围的压力及对神经的调控治疗,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胶原酶椎间盘化学溶解术,是在影像引导下(C型臂X线机或CT),将胶原酶准确地注射到突出的椎间盘内及其周围,使突出的椎间盘溶解并吸收,解除其对神经根的压迫,进而缓解症状。
第三阶梯:
脊柱内镜手术,通过一个小切口,将脊柱内镜放置于病变部位,直接去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创伤小,恢复快。
第四阶梯:
开放手术治疗,当上述治疗方法均无效时,且病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通过院内MDT形式进行传统的开放手术,如椎板成形术、椎间盘切除术、脊柱融合术等。
2.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系统治疗:针对带状疱疹相关性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交感神经相关性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等神经病理性疼痛,科室遵循“关口前移、早期干预、预防敏化、防治慢痛” 的原则,实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微创介入治疗、中医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多模式系统治疗方案。
3.癌痛规范化管理:癌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饮食,而且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导致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痛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止痛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癌症患者常面临难以控制的疼痛,传统的药物治疗在这些患者中可能效果有限或伴随严重副作用。科室在璧山地区率先采用了鞘内药物输注(Intrathecal Drug Delivery, IDD)进行癌痛管理,通过将药物直接输送到脊髓鞘内,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从而增强镇痛效果并减少全身副作用。
4.神经康复: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脑外伤、脑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等造成的肢体运动障碍、感觉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
5.骨伤康复:各种骨关节炎,肌肉拉伤、挫伤,髋膝关节置换等骨科术后运动功能恢复。
6.重症康复:重危病人后期康复及昏迷病人的促醒。
7.妇幼康复:妇女盆底康复、幼儿步态纠正、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法治疗。
骨质疏松治疗仪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射频调控术
脊髓电刺激植入术
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胶原酶椎间盘化学消融术
鞘内泵植入术
设备设施:平衡功能评定治疗仪、经颅磁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仪、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神经功能修复工作站、超减重反馈治疗系统、上肢智能训练器、下肢智能训练系统、四肢联动训练器、髋关节训练器、股四头肌训练器、上肢CPM、下肢CPM、双下肢智能悬吊式CPM、吞咽治疗仪、言语功能智能训练器、认知功能训练系统、阶梯压力循环治疗仪、蹬车、手功能作业训练器、超短波、HYJ炎症治疗机、微波、紫外线、中频、干扰波、冲击波、蜡疗、脉冲磁。
反重力跑台 阿基米德悬吊系统 肢体康复工作站
微波治疗机 多功能肌肉振动仪 全自动智能蜡疗系统
超短波电疗机 生物反馈治疗仪 中频治疗仪
科研教学: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15篇,总影响因子IF=140.1。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4项,厅局级课题10余项。加强院校合作,常年培训基层康复医师。
科室荣誉:“国家疼痛综合试点单位”、“中国骨质疏松症筛查与规范诊疗能力建设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院康复管理分会重点扶持医院”、“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临床科研基地”。
联系地址:
门诊地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门诊部4楼康复诊区/东关院区门诊部1楼康复门诊
住院部地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东关院区门诊部5~7楼
联系电话:023-4152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