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发布时间:2025-06-03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
医学影像科进修人员招生简章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放射科)始建于1959年,是以影像诊断为主,兼介入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影像临床综合科室。是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单位;是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南儿科影像专科联盟理事单位;是西南放射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是重庆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培养单位;是重庆市璧山区区域影像质控中心挂靠单位;是重庆市璧山区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年DR检查量10万人次以上、年CT检查量10万人次以上、年MR检查量3万人次以上、年DSA诊疗量3000人次以上。
一、科室基本情况
医学影像科拥有一支临床影像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团结协作、医德医风优良的医疗团队,现有医、技、护、勤人员共54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5人;医生22人、技师25人、护理及工勤人员7人;博士研究生3人(含在读2人)、硕士研究生14人(含在读5人)。科室分为影像诊断与介入、影像技术、影像护理3个学组。科室拥有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重庆医科大学副教授1人,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1人,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青年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全国腹部影像学优秀青年学者1人,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专委会PACS委员会委员1人,重庆市医学会和重庆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影像技术专委会委员、各学组委员共10余人。
二、亚专业分组
(一)影像诊断:分为神经学组、肌骨学组、心胸乳腺学组、腹部学组。
(二)影像技术:包含普放组、CT组、磁共振组、DSA组。
(三)影像护理学组。
三、设备情况及诊疗特色
科室拥有宝石能谱CT在内的螺旋CT机5台,3.0T及1.5T超导磁共振机各1台,数字平板血管机(DSA)2台,多功能胃肠机、数字摄片机、数字乳腺机、骨密度机等先进检查设备。常规开展全身各系统影像检查及诊断工作,其中能谱CT应用,CT低剂量早期肺癌筛查,CT心脏冠脉成像,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重建;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水成像、磁共振弥散成像、磁共振波谱成像、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磁共振神经成像等新特技术,相关技术处于重庆市、区同级别医院前列,已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综合发展的现代化专科。
四、特色技术
(一)技术一:脑卒中“一站式”CT检查,包括CT平扫(NCCT),CT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CTP),成像方法简便,3-5分钟即可完成检查。只需一次检查即可完成脑卒中治疗前评估,为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二)技术二:心脏磁共振被称为心脏“一站式检查”,通过多种扫描序列对心脏进行综合成像,具有无电离辐射、大视野、任意平面成像等优点,可重复性强,空间、时间和软组织分辨力良好,还可以实现在体组织“病理影像化”。
(三)技术三:肺结节三维可视化重建检查。可结合原始轴位图像清晰显示肺结节与周围毗邻关系,尤其是与周围动静脉血管的解剖关系,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抉择。
(四)技术四:肝特异性对比剂磁共振增强检查,普美显(钆塞酸二钠)注射液是一种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可以提供普通磁共振增强的图像,还可以获得清晰的肝细胞特异性图像,肝特异性对比剂磁共振增强的优势在于能发现小于1cm的肝内病灶,为肝癌提供特异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信息,提高肝内病灶的检出率,有助于肝内病变的准确诊断。
(五)技术五:胰腺炎和代谢性肝病磁共振成像检查。针对急性胰腺炎的磁共振成像检查能提供胰腺内外、腹膜后间隙的病理变化图像,为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早期评估、局部并发症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肥胖症相关的代谢性肝病磁共振成像检查能无创性提供肝脏脂肪含量的情况,以及评估人体的皮下、内脏脂肪和肌肉面积/体积相关信息,为减重手术的开展和术后影像学随访提供循证依据。
五、科研与教学
科室承担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任务以及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重庆市内外部分高校影像专业实习生临床带教,放射从业人员的进修培训。承担重庆市璧山区区域影像质控及远程会诊工作,定期组织理论培训、线上及现场质控检查。成立了以分管院领导任组长的影像远程会诊中心专家组,参与本区域远程影像会诊工作及报告书写及审核工作。科室承担重庆市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5项、厅局级科研课题7项、院内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多人任职于国家级、市级、区级等各级学术组织。
六、进修内容及安排
全面学习医学影像科的各项业务,包括影像诊断、影像技术、影像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参与科室的日常工作,如 X 线、CT、磁共振检查及介入诊疗等,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水平。
接受科室的教学安排,包括业务学习、文献分享、疑难病例讨论、实践操作指导等,提高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报名条件:
1.医生:须取得国家《医师资格证书》和相应专业的《医师执业证书》并经所在单位注册,且在相关专业科室从事临床工作一年以上。不接收跨类别(中医、口腔、公卫)进修人员。
2.医技:须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且具有相应执业资格证书或上岗资格证书。
3.思想政治素质好,身心健康,医德医风良好。
(二)进修时间及费用
1.进修时间:医师类系列进修人员,原则上单个科室进修期限(全脱产)不少于 6 个月。医技、辅助科室技师类进修人员,原则上单个科室进修期限(全脱产)不少于 3 个月。
2.进修费用:按照医院相关规定执行。
联系人:谢老师(科研部)、 魏老师(医学影像科教学秘书)
联系电话:023-41410045、15923579401
欢迎广大医学影像学专业人士前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医学影像科进修,共同提升医学影像专业水平,为患者的健康服务!影像之光,照亮健康!
师资简介
肖波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共党员、医学影像科党支部书记、医学影像科主任、医学博士、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放射学导师、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全国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专委会腹盆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委员、重庆市璧山区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重庆市璧山区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成都高新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消化性疾病影像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对肝脏和胰腺疾病(尤其是胰腺炎)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影像学诊断经验。主持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中华放射学杂志》等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获四川省医学会青年科技奖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系《Artif Intell Med Imaging》、《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磁共振成像》杂志、《中国普外与临床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等杂志编委或审稿人。
擅长:肝脏疾病、胰腺疾病、急腹症、腹膜腔和腹膜后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尤其擅长消化道、胰腺癌的CT/MRI较早期诊断和MRCP诊断。有丰富的上下消化道造影和空气灌肠整复复位诊治经验。
蒋兴红 副主任医师、民主同盟会会员、医学影像科副主任、第七届重庆市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委员、重庆市璧山区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各类多发病及常见疾病的CT和磁共振诊断。
彭正伟 副主任医师、民主建国会会员、医学影像科副主任、重庆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会第一届影像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妇幼卫生学会放射医学专委会第一届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腹部影像学组委员、璧山区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员、重庆市璧山区医学会放射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各类多发病及常见疾病的CT和磁共振诊断。
王劲 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医学影像科党支部支委。擅长各类多发病及常见疾病的CT和磁共振诊断,擅长CT、MRI诊断。
擅长:外周血管、肝癌、子宫肌瘤及食道支架等介入手术。
魏梅 副主任医师、重庆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神经影像学组委员,重庆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头颈影像学组委员。
擅长:DR、CT、MR肌骨影像诊断。主持区课题及市科卫联合课题各1项,发表多篇论文(含SCI 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