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发布时间:2024-08-09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新数字胃肠DR设备正式运行,为首位患者开启检查。
2024年8月2日,一名74岁高龄男性住院患者(胆管恶性肿瘤致十二指肠梗阻行胃空肠吻合术术后10天)因近期反复呕吐表现,临床医生需要了解吻合口及周围情况,故联系放射科是否能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经过前期新胃肠DR的安装调试和验收后,我院新数字胃肠DR设备正式开启运行。放射科医、技、护团队齐上阵,科学组织、密切配合,顺利为该患者完成了上消化道碘水造影检查。
放射科负责人肖波副主任医师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最新安装的数字胃肠DR设备特性,开展了碘水造影检查。将常规上消化道造影使用的钡剂换为泛影葡胺注射液(一种水溶性造影剂),后者相较于医用硫酸钡钡剂,它对观察消化道是否通畅、狭窄、梗阻的程度,非常有优势,而且更加安全、可靠(水溶性造影剂即便不能通过可能的梗阻点,也可通过胃管吸引出来,不会加重潜在肠梗阻病情)。
在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并对患者家属做了相应的放射防护后,肖波副主任医师叮嘱患者缓慢喝下造影剂,在新胃肠DR设备的观察下,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摆放不同的体位,及时采集相应DR图像。最终,上消化道碘水(泛影葡胺)造影提示:胃-空肠吻合口约平腰3椎体水平,吻合口通畅、未见造影剂外漏征象。食管、胃、片中所示吻合口远端空肠造影剂通过顺畅,未见器质性病变征象。检查完毕,与患者及家属再次沟通后,患者平安返回病房。
上消化道碘水造影检查
我院放射科开展通过口服造影剂,配合翻转患者身体、及时采集不同体位的图像来清晰地观察发生在食道、胃、十二指肠、空回肠、回盲部的各类病变,检查的阳性率和诊断准确性都较高。目前上消化道造影可用于观察周围组织器官病变对胃肠的影响以及辅助诊断胃癌、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憩室等食管、胃、十二指肠的病变,还可用于治疗后复查,如胃癌术后复查有无复发,溃疡病治疗后复查是否治愈。特别是创新性的碘水造影,更适合胃肠吻合术术后患者的检查,相信这一系列技术会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