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健康通知】中医药特色文化街区岐黄少年中医研学营、中医特色技艺欢迎你来体验

发布时间:2025-10-09


当秀湖美景与千年中医药文化相遇,“文旅+中医药”为主题的中医药特色文化街区即将与市民朋友们见面!

 

时间:2025年9月30日至10月5日

地点:中医药特色文化街区(璧山秀湖水街)中医技艺集市







图片

一、岐黄少年中医研学营

研学主题:沉浸式探索中医药文化,从推拿、耳穴、刮痧等维度体验传统中医智慧。


研学时间:2025年10月1日至10月5日,每日上午9:30-11:30、下午14:30-17:00


报到时间:各路线开始时间前30分钟到秀湖水街中医技艺集市 研学中心报到

 


图片

中医药特色研学路线安排:

图片

(一)路线一:推拿育儿·岐黄童趣(10:00-11:00)

第一站:小儿推拿体验室,亲身感受小儿推拿的独特技法,了解其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

第二站:闻香识药,辨识各类中药材的香气,初步认知中药的性味和归经。

第三站:中医风铃,制作带有中医药元素的风铃,将中药知识与手工艺术结合。

第四站:五禽戏,跟随指导学习模仿虎、鹿、熊、猿、鸟动作的五禽戏,体会中医运动养生之道。

 

(二)路线二:耳穴识微·本草匠心(14:40-15:40)

第一站:耳穴探秘,探索耳朵上的穴位世界,了解耳穴诊疗的原理与应用。

第二站:闻香识药,辨识各种中药材的香气,加深对中药的认知。

第三站:中药发卡制作,利用中药元素制作精美发卡,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日常饰品。

第四站:五禽戏,学习五禽戏动作,强化中医运动养生的实践。

 

(三)路线三:痧韵传薪·墨香本草(16:00-17:00)

第一站:刮痧体验室,体验刮痧疗法,了解其在调理身体中的作用。

第二站:闻香识药,辨识传统中药材香气,拓宽中药认知面。

第三站:中医书签,制作带有中医药知识的书签,让中医药文化在阅读中传递。

第四站:五禽戏,学习五禽戏,感受中医运动养生的持久魅力。

 

预约请扫描二维码入群

图片

 

图片

二、中医特色技艺体验

时间:2025年9月30日至10月5日,每日上午9:30-11:30、下午14:30-17:30


地点:中医药特色文化街区(璧山秀湖水街)中医技艺集市  区人民医院区域


体验项目:青山耳穴、火龙罐综合疗法、拔罐、灸疗、耳灸等

 

图片

(一)青山耳穴

图片

青山耳穴系耳穴贴压法发明人李家琪的长子李青山在继承父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研究出79个耳穴,结合现代临床需求,认为人的耳朵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生理病理变化都能在耳廓上相应的穴位反映出来,并提出了“点轴、三角、四象理论”及“耳穴模糊性”等新概念,利用耳穴的神经反射、内分泌调节、中医的藏象学说,在临床上治疗多种常见疾病,通过在耳朵特定穴位上粘贴王不留行籽(一种植物的种子、质地坚硬、大小适中)或磁珠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得气”感觉,以达到刺激穴位、调理气血、防治疾病的目的。


适应人群:

适用于失眠、头痛、颈肩腰腿痛、神经痛、痛经、多梦、焦虑、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心律不齐、高血压、眩晕、耳鸣、过敏性鼻炎、哮喘等患者,以及免疫力低下者。


禁忌人群:

皮肤敏感者、耳郭有炎症(如湿疹、溃疡)或外伤者,孕妇部分穴位禁用。


图片

(二)火龙罐综合疗法

图片

火龙罐综合疗法是一种集推拿、艾灸、刮痧、按摩、点穴、熨烫等多种中医传统疗法于一体的中医特色疗法。它结合了点、震、叩、碾、推、按、拨、揉、熨、烫等多种手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祛湿除痹、调节脏腑等功效。


适应人群:

适应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痛经、慢性盆腔炎、失眠多梦、消化不良、便秘、腹泻患者,以及免疫力低下者。


禁忌人群:

皮肤破损、感染、溃疡、湿疹、疱疹,或患有严重皮肤病、孕妇(腹部、腰骶部)、经期女性(月经量过多者),以及婴幼儿、急性病症与危重症患者、对火龙罐材质(如陶瓷、玉石)或艾灸成分过敏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意识与精神异常者。

 

图片

(三)拔罐

图片

拔罐是一种传统中医外治疗法,通过燃火、抽气等方式使罐内产生负压,吸附在人体皮肤表面,以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激发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缓解疼痛与不适。


适应人群:

适应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风湿性关节炎、肌肉劳损、身体困重、乏力、舌苔厚腻、腹胀、大便黏滞、感冒初期、日常易疲劳、精神不振、睡眠质量差,且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亚健康人群。


禁忌人群:

皮肤有破损、炎症(如湿疹、溃疡)、过敏或出血倾向(如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孕妇腰骶部、腹部、婴幼儿。

 

图片

(四)灸疗

图片

灸疗是传统中医外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等药物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核心在于“以热通经”。


适应人群:

适应于1. 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痛经、关节冷痛;2. 颈肩腰腿痛(腰肌劳损、颈椎病);3. 慢性关节痛、慢性腹泻、胃寒胃痛、慢性盆腔炎;4.免疫力较弱人群。


禁忌人群:

皮肤有破损、感染、烫伤或湿疹、疱疹等皮肤病者,高热、急性炎症、传染病急性期者,孕妇(腰骶部、腹部穴位绝对禁用)、婴幼儿,阴虚火旺者(表现为口干舌燥、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苔),有出血倾向疾病者(如凝血功能障碍、月经过多且非虚寒型)。

 

图片

(五)耳灸

图片

耳灸是基于中医耳穴理论和艾灸温热疗法的结合型外治法,通过将特制艾柱(或艾绒)在耳朵特定穴位附近进行温和艾灸,温热刺激促进耳部及全身气血运行,以疏通经络、调和脏腑,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适应人群:

适应于因寒湿引起的痛经、小腹冷痛、关节冷痛,或日常怕冷、手脚冰凉、舌苔白腻、失眠、焦虑、神经衰弱、腹胀、腹泻、食欲不振、胃脘冷痛、头痛(遇冷加重)、寒凉导致颈肩腰腿痛以及免疫力低下者。


禁忌人群:

耳郭皮肤有炎症(湿疹、溃疡)、外伤或过敏者;孕妇(尤其腰骶部对应耳穴)、婴幼儿;有出血倾向(如凝血功能障碍)或急性热病(如高热、咽喉肿痛)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