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发布时间:2025-05-15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
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2025年5月6日,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我院门诊四楼隆重举行,医院领导班子、医务部、护理部、中医诊疗中心骨干代表共同出席了仪式。随着红绸缓缓飘落,标志着我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正式成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分为历史传承、名医风采、针灸奥秘、中药炮制、外治技艺及文创展示六大板块。
第一板块 中医药历史文化区
该区域展示了五千年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变革,收藏有东汉华佗捣药罐、晋代洗眼杯、唐代熬药罐、大医精诚竹简、宋代送子脉枕、戥子秤等珍贵文物展品,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中医文化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展出的《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手抄古本,由我院中医针灸科副主任王晓川(渝西王氏经方流派第八代传人)提供,承载着中医理论的深厚底蕴。
第二板块 名中医风采区
该区域汇聚了中医史上的璀璨明星,包括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古代十大名医,这里有他们的生平事迹、医学著作以及对中医文化的杰出贡献,感受他们为中医文化传承与发展所做出的不朽贡献。
璧医名中医区域以“名医墙”形式,集中呈现我院中医团队风采,包括“黄学宽名中医工作室”、“王晓川名中医工作室”、“张睿领中医工作室”“罗梅中医针灸工作室”、“张洪中医治未病工作室”五大中医工作室以及青山耳穴非遗传承人胡晓丽、巴渝王氏针灸学术流派第四代传承人林启慧等名中医信息,是百姓寻医问药的“定心墙”。
第三板块 中医针灸文化区
该区域重点介绍了针灸发展史以及人体十四经脉穴位。收藏有从古至今各个时期针灸所用的器具,包括新石器骨针砭石、青铜器时代黄帝九针、西汉金针银针、东汉针灸罗盘、宋代外科针具、杵针、现代针具,它们见证了针灸历史的悠久与传承。
第四板块 中药炮制文化区
该区域展示了人参、三七、牡丹等105种中草药标本,还有竹筛、毛刷、锉刀、刨刀、碾槽、剪刀等中药炮制工具,通过这些展品可以了解中药从采集到炮制的全过程,感受中药炮制的传统文化。
第五板块 中医外治文化区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灸疗、刮痧、拔罐、推拿、耳穴压豆、火熨术、贴敷等疗法。这里可以看到各种外治器具和操作演示,通过亲身体验或观看专业人员的操作,深入了解中医外治法的原理和疗效,感受中医外治法的魅力。
第六板块 中医文创区
中医文创区是中医文化与现代创意的完美结合。这里展示了各种以中医元素为灵感的文创产品,如中医代茶饮、中药药枕、中药香包、中药书签、中药地图等,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中医文化内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以“传承中医精髓、科普健康知识”为宗旨,致力于打造集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宣传教育基地,推动五千年中医药文化融入广大老百姓心中。
【参观指南】
地址: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门诊大楼4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免费开放时间:每日8:00-12:00,14:30-17:30
如有团队参观讲解需求,欢迎联系医务部(023)41626333预约
推荐动线:历史区→名医区→针灸区→中药区→外治区→文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