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护理到家】“护理到家”二期:服务升级,好评不断!

发布时间:2025-07-02


璧医“护理到家”首期服务好评未落,二期服务强势“加码”! 聚焦出院后最棘手的管道护理、伤口造口护理、糖尿病专科护理等居家照护“硬需求”,我院将专业护理力量从医院“搬”进家门,以行动化解奔波之苦、照护之难,再次赢得患者和家属由衷的点赞—让难事不再难,让关爱无距离!





伤口护理送上门,健康服务暖人心

图片

炎炎夏日,家住璧山区的王叔叔刚刚做完锁骨骨折手术,却为每周两次的换药犯了难。“重庆这天气,去医院要转两趟公交,路途太热怕伤口被汗水打湿感染,还怕车上人多碰着伤口。”正当家属一筹莫展时,璧山区人民医院的“护理到家”服务解了燃眉之急。

图片

两位伤口专科护士带着专业医疗箱如约而至。她们仔细检查伤口愈合情况,轻柔地消毒、换药,还不忘叮嘱注意事项:“叔叔,这两天天气太热不能让汗水打湿伤口,伤口要保持干燥,暂时不洗澡,等伤口痊愈拆线后才可以洗澡。”专业的操作、贴心的嘱咐,让王叔叔一家连连称赞:“护理到家这个服务太方便了,再也不用折腾去医院了,为我们老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我要为你们点赞!”

图片
图片




帮助糖友“分泌”快乐,“代谢”烦恼

图片

“我不想去医院,也不想天天扎手指测血糖了,孩子们都忙……有没有那个不用扎手指就能知道血糖的?”清晨7点,“护理到家”平台收到一条带着82岁黄阿姨倔强与无奈的特殊订单。指尖采血,对于许多糖友来说,早已是每日的“小酷刑”;子女奔波,也常常难顾周全。控糖之路,该如何走得轻松些?

图片

我院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团队积极响应,将“护理到家”服务送到了黄阿姨家中。签订知情同意书后,糖尿病专科护士熟练地为黄阿姨贴上迷你动态血糖监测传感器。“真的不用天天扎手指了吗?”黄阿姨看着这个新奇的装置,眼中满是疑惑。当柔软的传感器轻轻贴上她的手臂,护士耐心解释:它能通过皮下传感器,实时监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完全无需频繁采血,无痛无创,而且能提供全天候的血糖趋势数据,一次通常能持续监测7到14天。就在实时血糖数据同步至护士手机APP的那一刻,黄阿姨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

图片
图片

 “护理到家”糖尿病护理上门,用科技简化监测,用专业驱散焦虑。当血糖不再是“扎心”的数字,当控糖变成可感知的“动态管理”,每一位糖友都能像黄阿姨一样,在柴米油盐里,重新找回生活的甜味。“护理到家”糖尿病护理上门,帮助糖友“分泌”快乐,“代谢”烦恼。


“胃”您解忧:护理到家让照护不再“难”

图片

“护理到期,需要更换”,83岁胡婆婆的订单备注栏简单却急切。家属回想起以往每次带老人去医院换胃管,需要儿女请假、费力搬动、排队等候的种种折腾,这次果断选择了“护理到家”的管道护理服务。接到订单后,管道护理专业小组迅速响应,经评估后携带物品箱如约来到胡婆婆家。家属看着护士带来的专业器械,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一丝紧张:“在家换,能行吗?会不会疼?”

图片

“婆婆您放心,我们是专业技术人员,经验丰富,只要您稍微配合一下,很快就好。”护士微笑着,声音温柔而坚定。随即,专业的评估、严格的手卫生、无菌操作区的铺设……一切有条不紊。护士一边轻柔操作,一边不时抬头,轻声安抚着胡婆婆。整个置管过程比预想的还要顺利,胡婆婆原本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她轻声说:“比我想的顺利多了,真的不疼!”更换完毕,专科护士不仅仔细检查了胃管的通畅性和固定情况,还耐心指导家属日常护理要点:如何观察管道、如何清洁周围皮肤、如何正确进行鼻饲、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处理等。最后,还细心地帮胡婆婆整理好衣被,叮嘱注意事项。

图片
图片

“太感谢你们了!手机上轻轻一点,预约成功,你们就能准时上门。这真是帮我们省去了多少路途上的折腾,最重要的是,也大大减轻了我们做家属的负担。你们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胡婆婆的家属紧紧握着护士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